[ 🌱膳食纖維怎麼吃才夠?🌱 ]
前不久在診所碰到一個年輕漂亮的護理師問我:
"聽說妳是營養師,想請問怎麼吃才比較不會便秘?"
我:"妳每天有吃足夠的蔬菜水果、喝足夠的水嗎?"
護理師:"我住外面,沒辦法自己煮,蔬果很難吃得夠..."
我:"租屋處沒有廚房是吧?那有電鍋嗎?"
護理師:"有。"
我:"蔬菜到超市買回家洗一洗,用電鍋蒸就可以吃啦!"
護理師:"(面有難色)"
我:"水果現在便利超商也買得到,很方便喔!"
護理師:"(持續面有難色)我之前有喝我們診所出的蔬果飲!"
我:"喔!?那有效嗎?"
護理師:"一開始有效,後來就沒效了。"
我:"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還是從日常飲食做起吧!"
🌱🌱🌱膳食纖維的功能🌱🌱🌱
膳食纖維最廣為所知的功能無疑為幫助腸道蠕動,
非水溶性纖維可以緩解便秘;水溶性纖維可以緩解腹瀉。
但是其實膳食纖維還有其他很多的功能,
包括:調節膽固醇、調節血糖、調節腸道微生物群、調節體重及飽足感、抗癌等等。
☘️☘️☘️每天要攝取多少膳食纖維?☘️☘️☘️
以往行政院衛生署建議國人的膳食纖維攝取量為每天25~35公克,
2018年的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107年修訂版草案則將建議量擬定為:
👨🦰男性:每日26~38公克
👩🦰女性:每日20~29公克。
🌟🌟🌟表格怎麼看?🌟🌟🌟
先解釋一下圖片中的表格要怎麼看~
我不是單純以每100公克食物的膳食纖維含量做比較,
而是換算為同樣"份量"的食物所能吃到的膳食纖維含量,
除此之外不同種類食物之間也不互相比較。
如果只是用每100公克的重量做比較,
堅果種子類的膳食纖維含量會顯得比蔬菜多很多,
但100公克蔬菜只有25大卡,堅果類則高達500大卡以上。
再舉個例子,全榖雜糧類的含水量很低,
像米、麥片、紅豆、綠豆都偏向於乾貨,
蔬菜類及水果類的水含量很高,
所以將不同種類的食物互相比較沒有太大意義。
同樣"份量"指的是熱量與營養素相當的食物分量。
全榖雜糧類我是以每"2份"的份量來列表比較;
(原因很私心😆 只是因為我目前吃減糖飲食,每餐是吃2份全榖雜糧類,約等於半碗飯或一碗麵)
其餘三種食物種類則是以"1份"食物的份量來列表。
大部分食物的份量都是參考2019年食物代換表來計算。
(食物代換表中沒有的食材我是另外計算)
蔬菜類在圖片中只有放前50名,
後49名的排序表格補在留言區。
每一種類的表格在每一張圖片的文字區都有解釋,
建議看清楚解釋會比較容易理解唷!
♥♥♥膳食纖維要怎麼吃得夠?♥♥♥
從表格中不難看出,就算每天做到蔬果五七九,
膳食纖維也不一定攝取得足夠。
其實除了蔬菜與水果以外,
雜糧類以及堅果種子也是很好的膳食纖維來源,
因此,每天攝取的澱粉建議至少有1/3來自於雜糧類、
另外,每天攝取1-2份堅果種子類,
如此一來就可以幫助達到膳食纖維的建議攝取量囉!
(提醒:堅果種子類是用來"取代"油脂類而不是"外加")
這篇真的花了好久時間整理,弄得我老眼昏花🤪,
希望麵粉們會喜歡囉!
#膳食纖維 #蔬菜水果 #全榖雜糧 #堅果種子
#媒體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#歡迎粉絲分享